10月2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副秘书长孔亮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已成为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的行业共识与坚定政策方向。展会期间,易控智驾携手同力重工,正式发布分布式动力纯电无人驾驶矿卡EQ100E。易控智驾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功打造全矿无人驾驶标杆项目和全球单矿超400台规模最大无人驾驶车队项目,截至2025年9月,在运行的无人驾驶矿卡已突破2000台。同力重工作为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开创者,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形成了单矿超200台的无人驾驶规模化运营案例。EQ100E的发布清晰表明,矿山无人驾驶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了构建成熟、可复制的体系化解决方案的新时期。此次强强联手犹如无人驾驶矿卡行业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封闭场景、固定路线、低速作业”,这些特点让矿区成为了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的“黄金试验场”。这两年,全国露天矿的无人驾驶矿卡突然“爆发”——从2023年的1100辆飙到2024年的2500辆,一年翻了一番还多。其中100吨级电动宽体车占46%,完全无人化比例55%。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新能源装载机以及宽体自卸车与2020-2024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29.7%及127.6%。国家矿山安监局更甩出硬指标:2026年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井下人员再砍10%,直接把“无人化”从可选项变成生死线。中国现有各类矿区超过10万个,其中大型矿区超过5000个,每个大型矿区可部署无人驾驶矿卡数十台至上百台。按每台矿车改造价值100万元计算,仅矿卡改造就是一个千亿级市场。据测算,全球矿业自动驾驶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5%。其中中国新能源主要工程机械类别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分别达到287亿元及149亿元,以高双位数复合增长。中国无人驾驶矿卡销量,预计从2025年约4000辆增至2030年约16340辆,复合年增长率32.5%。
若干年后,回顾行业发展历史,不要忘记这些弄潮儿——希迪智驾、易控智驾、踏歌智行、路凯智行、中科慧拓、华能睿驰、临工重机、同力重工等无人驾驶矿卡八大金刚,以及其他玩家如宇通、博雷顿、徐工、三一、中联重科、厦工股份、北方等。以下对“八大金刚”加以简述。
希迪智驾是一家专注于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硬科技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希迪智驾是矿区自动驾驶的“造风者”。2022年交付了中国首个完全无人驾驶纯电采矿车队,2024年以16.8%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商用车自动驾驶榜首,更以“中东7500台重卡订单”刷爆行业头条。据称其技术可提升矿山效率70%,并已交付全球最大规模的混编车队(56台无人车+500台有人车)。这家估值超90亿的独角兽,正在用“技术+资本+生态”的三重杠杆,撬动整个矿区自动驾驶的未来。
易控智驾是一家专注于矿山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于2018年5月,总部位于福建上杭。2024年公司在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占率达49.2%,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底,易控智驾已在41个千万吨级矿区部署方案,占比超过1/3,覆盖全国12座最大矿场中的7座。在全国8个拥有百辆以上无人矿卡的矿区中,7个采用了易控智驾方案。截至2025年9月,已投入超2000台无人矿卡,累计运行里程超6500万公里。以“全球单矿最大无人驾驶车队”常态化运行在D轮融资中狂揽超4亿元,更用“车、能、路、云”技术体系构建智慧矿山标杆。通过“技术授权+运营服务”的模式,把无人驾驶从“一次性买卖”变成“长期订阅服务”。 易控智驾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全球L4级自动驾驶市场的第一名。过去三年,易控智驾收入从5990万元增至9.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5.8%。不久前,易控智驾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踏歌智行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及智慧矿山整体工程化解决方案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首创“车-地-云”协同架构,推出“旷谷”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全栈式解决方案,涵盖车载系统、地面系统、云控平台三大模块,即用“睿控”车载系统、“御疆”地面系统、“天枢”云控平台构建起三维防护网;作为中国代表参与IEEE国际标准项目《数字矿山建设推荐规程》的编制;截至2025年,公司服务国内国家能源集团、紫金矿业等30余个露天矿,合作20余家国央企,运营车辆超500台,市场份额达45.1%。服务了,覆盖煤炭、金属、建材等全场景;公司正在用“技术壁垒”构建自己的护城河,2023年9月获4亿元C2轮融资,2025年10月刚完成超2亿元C+轮融资,但高昂的研发成本让盈利遥遥无期。
路凯智行成立于2020年5月,是一家聚焦智慧矿山无人驾驶技术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独创“5G+北斗”无人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其“自主线控化底盘改造”能匹配不同车型,支撑大规模智能车队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新疆庆华煤矿等项目实现20+小时/日无人化运营,完成智能化验收。公司获中关村发展集团基金投资,2025年完成B轮融资。
中科慧拓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智慧矿山科技企业,成立于2019年1月。公司研发了自主可控的平行矿山操作系统——“愚公YuKon”, 能模拟百万种矿区场景,让算法在虚拟世界中“预演”真实风险;它的“数字孪生”技术能实时映射矿区状态。是业界唯一实现全车型、全场景、全矿种落地的企业,相关场景已成功落地泰国、巴西等国家;公司已服务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大唐、中国宝武、中煤集团、金隅集团及华润水泥等国内顶级能源和矿山集团,落地三十余个矿山无人化项目。2022年1月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同年8月,又获得远东宏信旗下周济同历的战略投资。
“华能睿驰”是中国华能集团旗下的一款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由华能蒙东公司联合徐工集团、华为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创新联合体共同研发生产。华能睿驰取消了驾驶室设计,搭载564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单次换电时间小于6分钟,满电状态可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该产品于2025年5月15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伊敏露天矿正式投入运营,是全球首个实现百台编组运营的无人纯电动矿卡集群。
临工重机是临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2年。2025年9月26日,临工重机与华为合作启用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专用于无人驾驶矿卡的试验基地。临工重机通过与自动驾驶公司合作已推出多款无人驾驶矿车,例如:UTE136纯电无人矿卡、RTH136混动矿卡。
同力重工是中国首家专业研发、生产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自动驾驶公司合作,为矿车加装L4级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装-运-卸”全流程无人化;截至2025年9月,同力重工推向市场的无人驾驶产品已突破2000台,其中ET100和ET70M共计300辆已投入新疆、内蒙古矿区运营。其中,ET70M:这是行业第一款专为采煤场景研发的新能源无人驾驶矿用车。
同力重工的无人驾驶矿卡基本采用易控智驾的系统。这是不仅仅因为易控智驾打造了「著山」+「暮野」两大系统,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还有其独特的经营模式。
「著山」是面向车辆端的无人驾驶系统,支持多种矿种与地形,自研ADS、线控底盘、电气架构等关键模块,目标是将传统运输转变为可持续运营的自动化流程。目前已在全国数十个矿区落地,服务紫金、宝武、首钢等客户,并完成了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部署。
「暮野」 则是矿区运营调度平台,覆盖车队调度、设备状态监测、采运卸流程协调与成本可视化等功能,与「著山」共同支撑“无人+智能”的整体系统闭环。
此外,易控智驾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TaaS(持车模式):公司自己买矿卡,负责部署、运营和维护,客户按运输量付费;一种是 ATaaS(不持车模式):客户自己购车,易控提供软硬件和技术支持,是更轻、更具扩展性的技术服务模式。
这两种模式的核心差异在于——公司是否持有矿卡。最早,易控智驾从TaaS模式起家,如今正在逐步转向ATaaS模式。用公司话说,持有模式更有利于早期培养公司的信任,以及对其运营的熟悉度,为后续部署毛利较高的非持车模式打下基础。2023年公司活跃的无人矿卡数量为308辆,其中不持车模式的数量仅60辆,占比不到20%。到2024年,这一模式的活跃车辆占比超过40%。这一变化不难理解,相比TaaS模式,ATaaS模式更轻,毛利率更高。在轻资产转型下,过去三年,公司的毛利率从-29.5%提升到7.6%。
综上所述,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之所以你方唱罢我登场,因为矿卡的无人驾驶已经不是一个“可选”的自动化场景,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刚需市场。一方面,矿区因为环境恶劣以及工作强度高,一个矿卡司机一年成本约20万元,三班倒就需要60万元。而无人驾驶矿卡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一年能省下约60%的人力成本,同时提高运营效率30%以上。其实矿主们不差钱,安全第一。因此更为重要的是,矿区作业危险系数高,事故频发。无人驾驶彻底解决了人员安全问题。只有把人从驾驶舱里“解放”出来,矿企才能真正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运营安全与效率。
通过为矿车加装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有人+无人”混编作业;通过“车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矿车状态,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通过“数字化”管理,它优化矿区调度,提升整体作业效率……当无人矿卡在矿区深处呼啸而过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变革。